IBM 商业价值研究院在年初发表《2025 年五大趋势》,报告中指出全球企业正在加快 AI 规模化应用的脚步;近半数 (46%) 的受访企业表示在2025年将运用AI技术优化流程,或者加速推动产品与业务模式创新 (44%) 。
此外,企业级 AI 的应用方式也逐渐清晰:一部分企业选择自研自建,将重点放在投资新的业务、应用和场景;然而随着资料量呈爆炸式成长与技术快速迭代,系统面临整合困难、甚至必须推倒重来的窘境。有的企业则倾向于利用现有的技术平台,专注于策略制定和执行,与追求长期的投资报酬。
《2025 年五大趋势》报告摘要
趋势 1:代理型 AI 驱动转型,培养具 AI 技能员工为企业当务之急
IBM 2024 年全球 CEO 调查结果显示,近半数 (47%) 的高阶主管认为其员工应用 AI 的知识与能力不足;估计需要取得 AI 新技能的工作者约佔全球劳动力的三分之一,相当于10亿人口。然而,目前仅有两成 (22%) 的企业将AI列为员工教育训练的必修课。
趋势 2:避免继续增加「技术债」
超过四分之三 (77%) 的企业希望藉由建置生成式 AI 应用,加速取得竞争优势;但仅有四分之一 (25%) 的企业 IT 架构足以支持全企业的 AI 应用。IBM 顾问认为,AI 应用开发採取「短打」策略,也许可收立竿见影的成效;但从长远来看,「短线操作」却可能让企业的「技术债」居高不下。IBM 顾问建议企业若要投身 AI 转型,必须同时妥善兴建 IT 基础工程,维稳 IT 架构。
趋势 3:AI 应用因地制宜
地理定位行销是数位行销的重要手法之一;地点对 AI 应用发展也举足轻重。近九成 (86%) 的企业表示营运选址受地缘政治因素的影响最大,67% 的企业也表示会随着营运地点调整 AI 应用内容。这两个数字在 2025 年将继续攀升。因为「地点」不仅代表 AI 人才库的质与量,数据与其生态系、IT 架构的成熟与韧性,AI 应用等更受到当地市场环境、消费者行为、政策与法规的交互影响。
趋势 4:採用开放模式与敏捷开发,让生成式 AI 创新「自给自足」
企业积极导入生成式 AI 的结果之一是 IT 预算超支,甚至排挤了其他必要的 IT 支出。调查显示,仅有 18% 的生成式 AI 投资属于新增经费。在生成式 AI 技术还无法自证足以持续创造高 ROI 之际,IBM 顾问建议企业採用开放创新模式与敏捷开发,搭配基于实证的决策流程,将有限的企业资源聚焦于有机会产生最大效益的生成式 AI 专案。
趋势 5:除了利用 AI 技术从事产品与服务创新,更重视建立 AI 商业模式
创新商业模式是全球 CEO 们普遍认为未来三年里要面对的最大挑战。企业营收成长来自于创造以 AI 赋能的个人化体验,感动消费者,巩固品牌忠诚度。IBM 顾问认为,满足今日客户需求的最好方式是採取「联合作战」模式 — 透过开放的商业模式,整合串连企业内外部的能力、专业与资源,增加创新能量。
延伸阅读:IBM 提出「智慧金融蓝图」,吁善用生成式 AI 打造「参与式银行」
延伸阅读:IBM 推出新一代企业 AI 模型 Granite 3.0,具备高性能、透明度与安全性