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果你习惯一早醒来,什么都不吃就直接冲出门跑步,那么你就是在进行所谓的「空腹跑步」(fasted cardio)。很常听到「空腹跑步有助于减脂和提升运动表现」的说法,但另一方面跑者通常又被建议「赛前补给很重要」,这就让人产生疑问,空腹跑步到底是科学还是迷思?

图|FreeP!k

❐ 什么是空腹跑步?  顾名思义,「空腹跑步」就是指在一段时间未进食的状态下进行运动。纽约运动营养专家表示,真正的「空腹状态」通常需要禁食 10 至 14 小时,因此,许多跑者晚上吃完晚餐后,隔天一早空腹晨跑,才算是典型的空腹运动。  

❐ 空腹跑步真的有好处吗?  当身体处于空腹状态时,肝醣储备会下降,迫使身体寻找替代能源。当我们空腹跑步,身体会更快动用脂肪作为燃料,因此相比于碳水化合物,运动过程中使用的脂肪比例会较高。相较于饭后运动,空腹进行有氧运动的确能提升脂肪氧化(也就是「燃烧脂肪」的效率)。  

❐ 但空腹跑步真的适合你吗?  看完前面,听起来不错?许多人会误以为「燃烧更多脂肪」=「减重更快」,或者认为空腹跑步可以增强耐力,让自己在比赛时更不容易「撞墙」(hit the wall)。然而,这些推论其实并不完全成立。

燃烧脂肪 ≠ 减重更快虽然空腹运动时燃烧的脂肪比例较高,但总热量消耗并不会因此增加。换句话说,如果你没有维持总热量赤字,仅仅提升脂肪燃烧比例,对体重控制影响不大。此外,有些人空腹运动后会变得异常饥饿,导致运动后摄取过多食物,反而得不偿失。  运动表现可能下降当你在空腹状态下运动,由于碳水化合物储备较低,你的身体将无法发挥最大强度或持续更长时间。这意味着,尽管脂肪燃烧比例较高,但你整体消耗的热量可能反而较少。大脑与神经系统需要葡萄糖作为主要能量来源,当血糖过低时,大脑会产生疲劳讯号,让你感觉精疲力竭。  可能造成肌肉流失空腹状态下运动,身体不一定只燃烧脂肪,还可能分解蛋白质来产生能量。研究显示,空腹运动会增加肌肉分解,甚至可能降低肌力,因为身体会进入分解代谢(catabolic)状态,最直接的能量来源之一就是蛋白质,虽然蛋白质通常不是运动的主要能量来源,但当热量摄取不足时,身体会更依赖蛋白质来提供能量。高强度运动与空腹状态不相容如果你进行的是间歇训练(intervals)、变速跑(fartlek)或任何高强度课表,身体无论如何都会优先使用碳水化合物作为能量来源。随着运动强度提升,对碳水化合物的依赖度也会上升。如果没有足够的碳水补给,训练品质会大幅下降。

此外,根据研究,当你依赖脂肪作为燃料时,你的「主观运动强度」(RPE,Rate of Perceived Exertion)会提高,也就是说,同样的配速,你可能会感觉更累、更吃力。如果你只是轻鬆跑,或者早晨真的没胃口吃东西,那么感觉可以试试空腹跑步,但若是要进行长距离(90 分钟以上)或高强度训练,建议最好在运动前 1 至 3 小时内进食。

责任编辑:Ivy文章来源:Runner\'s World

此文章由「香港运动笔记」最初发表于 https://reurl.cc/XA6GA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