向来以像素风和透明设计元素为品牌特色的 Nothing,旗下除了手机产品之外,近年也陆续推出不少真无线耳机,随着开放式耳机的配戴舒适度和通透声音特性,备受运动人士推崇,对此,Nothing 日前也在台推出自家首款开放式真无线耳机 Nothing Ear(open),本篇将实际测试使用感受。
■ Nothing台湾 ■ tw.nothing.tech/
■ 驱动单体:14.2 mm动圈单体、钛金属涂层隔膜
■ 音源编码:AAC、SBC
■ 蓝牙版本:5.3
■ 防水等级:IP54(耳机 充电盒)
■ 电池容量:110mAh(耳机)/ 1450mAh(充电盒)
■ 播放时间:长达8小时(耳机 + 充电盒30小时)
■ 充电时间:充电10分钟,连续播放2小时
■ 耳机重量:8.1g(单耳)/ 63.8g(充电盒)
6,500 元
外型设计方面,Ear(open)延续 Nothing 一贯的透明设计风格,耳机单体外壳处配备透明机壳,可直接透视看到内部的声学元件布局,搭配白色的耳挂和银色耳柄,呈现出科技感与美观兼具的特色,此外,充电盒也使用透明搭配白色元素,整体造型看起来更有一致性,盒身更採用轻薄长形设计,方便收纳于外套口袋或裤袋中,携带使用更便利。
潮流设计感、配戴感稳固
Nothing Ear(open)整部耳机採用亲肤液态硅胶材质的耳挂,内嵌极细柔的钛金属丝线,无论使用者耳壳大小或形状如何,都能轻鬆挂在耳上,即使运动时跑动,耳机也能稳固不滑落,提供稳定的佩戴体验,再者,耳机的三点平衡设计进一步提升了佩戴舒适性,加上单边仅 8.1g 的轻量化设计,长时间使用也不感不适。另受惠于 Ear(open)开放式设计的特型,耳机不会完全封住耳道或耳朵,用户能同时听见外界声音,适合街跑等需要注意周围环境的场景,而且在与人交流时,无需暂停音乐或取下耳机,即可轻鬆对话。
▲ Type-C 充电埠充电盒扁平设计,搭配中间凹入式设计方便开关与收纳,但未支援无线充电。
▲ 舒适配戴感集亲肤液态硅胶材质耳挂、三点平衡和轻量开放式设计于一身。
▲ 配备声音封闭系统耳机前后均设有一个出音孔,可藉由后出音孔产生反向声波,抵消漏音情况。
三频清晰悦耳
Ear(open)採用独家的开放式声音技术,听筒内设有大尺寸单体,并透过先进的声音封闭系统和定向扬声器技术,让各耳机的声波向耳道内传送,降低漏音的情况发生,而且在清楚听到音乐播送的同时,仍然可以听见环境声响,大大增加通勤时的安全性。音效上 Ear(open)属于中低频强劲的声音风格,搭配 Nothing X App 可自由选择预设的四种音效模式,或是进阶自订 EQ,调整 20Hz 至 20kHz 的频率响应,藉此获得想要的音效。无线对频部分,Ear(open)採用蓝牙 5.3 版本,不过传输规格仅支援到 SBC 和 AAC,续航能力到位,耳机单次充电可聆听 8 小时,若加上电池盒最长可提供 30 小时的聆听时间,快充 10 分钟即可使用 2 小时,基本上能满足整天无负担的音乐聆赏需求。
▲ 14.2 mm 动圈单体内建大尺寸单体与钛金属涂层隔膜,有效让声音比以往呈现的更加清晰精确。
▲ Nothing X App应用程式中提供了四种音效模式与自定义 EQ,并可调整按键指派功能。
总评结语:运动训练的音乐良伴
产品设计 ★★★★☆
耳机没有深入耳道的发声导管,加上耳挂以细长形态设计,重量沿着整个耳背分散,末端配重加大形成良好的稳定性,配戴感受十分舒适。
硬体规格 ★★★★
这台搭载蓝牙 5.3,支援双装置连线功与低延迟模式,整体的游戏和娱乐视听体验还不错,而且耳机与充电盒接具备 IP54 防尘防泼水能力。
声音表现 ★★★★
每边耳机均内建了 14.2mm 钛金属涂层动圈单元,不过由于仅支援 AAC 及SBC 两种音效格式,基本上高清或无损音效它都未能支援。
其它功能 ★★★★☆
将这台耳机搭配自家 Nothing 手机,并接驳到官方 Nothing X App 后可启用ChatGPT 功能,能以自然对话提出问题和寻求帮助。
本文同步刊载于 PC home 杂誌
欢迎加入 PC home 杂誌粉丝团!
延伸阅读:Nothing Ear (open) 在台推出:旗下首款开放式耳机、整合 ChatGPT,售价 $5,690 元
延伸阅读:Nothing 在台发表 Nothing Ear 和 Nothing Ear (a) 真无线耳机!支援自适应降噪、售价 3,490 元起
延伸阅读:Nothing Ear(stick)开箱评测:美型口红中的半入耳式耳机,价格3,690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