体坛周报全媒体的记者王晓瑞在川崎的报道中提到,上海申花在这次远征日本的比赛中遭遇大比分失利,令人感到惋惜,这不仅让球迷沮丧,连主教练斯卢茨基也是心情沈重。在总比分打成1比1后,申花本有机会反超,然而没想到被川崎队连进三球,最终以总比分落败。斯卢茨基对此感慨道:“球队在表现出色的情况下却丢掉了几个球,这就是足球的一部分。”
赛后,关于比赛的讨论热烈,尤其是下半场前20分钟内,申花的表现颇为抢眼,米内罗和特谢拉多次射门,似乎客队占据了主动。然而,接下来却出现了崩盘的局面。64分钟和68分钟的时候,川崎队的埃裏森和伊藤达哉连连进球,使得比赛走向了不可逆转的局面。对此,外界出现了不同的声音。
一些人认为这反映出两队在实力上的差距。尽管斯卢茨基在中场时强调要踢得大胆、主动,但在关键时刻,问题仍然显现。此外,申花队的阵容中缺少了朱辰杰、阿马杜和路易斯这几位重要球员,特别是阿马杜和路易斯的缺阵让球队在前20分钟的深度防守中失去了关键的支撑,尤其是在面对川崎队的反击时。而米内罗和特谢拉的多次机会未能把握,也让人更加怀念这几位主力球员。
虽然申花队承认了缺阵球员所带来的影响,但他们并不想为失利找借口。斯卢茨基在赛前就告诉队员们:“即便没有阿马杜和路易斯,其他球员同样能够承担首发的责任。”这表明了全队并不想以此为借口。陈晋一也表示,尽管他们是重要球员,但不能因此忽视其他球员的潜力。
斯卢茨基认为,产生失利的核心因素在于比赛的强度:“我们的比赛强度与日韩球队之间还有差距。在每场比赛前,我都会提醒球员们必须在强度上与对手持平,这样才能和他们抗衡。”他明白,比赛的强度决定了胜负。在今后的比赛中,希望能向亚洲强队学习,提升比赛的强度。
尽管申花在开局的前20分钟采取了有效的深度防守,后续的多次强度提升也让川崎队出现了一些失误,但最终依然未能维持良好的表现。陈晋一认为,问题出在持续保持强度。他指出,川崎队能够在比赛中持续保持高强度,而申花在比赛末尾却未能做到,这直接导致了后期的失球。
艾迪赛后提到的攻防转换也是强度差异的一种表现。他指出,双方在攻防转换的节奏上有明显差距,在面对川崎队的快速反击时,申花的反应显得迟缓。由此,我们又可以联想到阿马杜和朱辰杰缺阵所带来的影响。
经过亚冠的这次经历,斯卢茨基和球员们都认识到了球队的问题,这反而为他们提供了改进的机会。尽管比赛结果不尽如人意,但陈晋一依然相信:“我们还有提升的空间。从整个亚冠赛事来看,我们的确是有竞争力的。主场表现还不错,但客场的确更具挑战性。通过这场比赛,我们看到了差距,但这并不意味着没有希望。职业足球中,成绩是关键,没能晋级8强,既说明了我们的不足,也显示出提升的空间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