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周六英格兰足总盃第五圈水晶宫3:1淘汰英冠米禾尔(Millwall)一役,客军门将利安罗拔斯(Liam Roberts)开赛8分钟一记出迎禁区外「起飞脚」解围,踢中主队前锋马迪达(Jean-Philippe Mateta)的头部,导致后者在场上接受治理达10分钟,亦须于医院缝25针。英格兰足总周三已提出「加刑」,表示一般直接领红的三场停赛「显然不足够」反映该犯规的严重程度;球会一方则发声明支持罗拔斯,并形容球员持续遭受可怕的网络欺凌。不过,英国传媒同样口诛笔伐的,还有米禾尔球迷—向来恶名昭彰的他们,何以炼成一副“No One Likes Us, We Don\'t Care”的处世态度? 图片来源:pbs.twimg.com在上周六赛事马迪达接受治疗期间,据报一些米禾尔球迷高呼 Let Him Die (由他去死),事后英格兰足总予以谴责,但表示相关言论未有违规,反而将调查部份针对捷维尔(Ben Chilwell)的恐同口号。而在周二米禾尔主场0:2不敌布里斯托城的英冠联赛,则有部份主队球迷在开赛第8分钟,即罗拔斯犯下「爆头」行为的时间鼓掌一分钟,以示“Stand With Liam Roberts”。 尽管种种行为乍听令人发指,米禾尔球迷「放弃治疗」甚至引以为傲的身份认同,却是其来有自。上世纪60-80年代,足球流氓(hooligans)风气横行英国,其中米禾尔的主要球迷群体是一班码头工人,周末在The Den主场上演的球赛,自然成为他们发洩怨愤的出口,其中Millwall\'s Bushwackers被视为最激进一群。偏偏在云云「犯事」球迷中,米禾尔拥趸感觉自己总是被放大镜刻意检视、针对的「代罪羔羊」,例如1977年英国《BBC》的Panorama纪录片(YouTube有片段重温),就被指把足球流氓描绘为植根于米禾尔的球会文化,甚至与极右政党有所牵连;而1985年发生于英足盃卢顿对米禾尔第六圈赛事、造成81人受伤(包括31名警察)的“Kenilworth Road riot”骚乱事件,则犹如最后一根稻草,将足球流氓与米禾尔划上等号。 图片来源:pbs.twimg.com此举不只让米禾尔成为文化研究对象—英国《卫报》曾经统计,在权威学术期刊平台Jstor输入「米禾尔」会找到316篇相关论文,比曼联、利物浦、曼城加起来的304篇更多,近年亦有摄影作品如“Black Millwall”访问了一批支持米禾尔的黑人球迷与球员、“No One Likes Us”探讨了现代足球彷彿日渐失落的「血性」、归属感与人情味,甚至球会的社区工作亦曾获得英格兰联赛会及前伦敦市长嘉许。当然,亦非所有米禾尔球迷是「无辜」的,近至2013年英足盃四强的看台冲突、2020年向单膝跪地声援“Black Lives Matter”球员报以嘘声的举动,均令米禾尔积极「洗底」的努力付诸东流,但这种“We Don’t Care”「被讨厌的勇气」,至少值得我们多加了解。
相关文章
近期文章
- 社交 VR 全攻略:Meta Horizon、Rec Room、VRChat、Bigscreen 沉浸式体验比较
- ASUS Zenbook A14(UX3407)评测:仅 980 克的 Copilot+ PC、超过 20 小时续航力,售价 39,900 元
- Nothing Ear(open)开箱评测:配戴舒适感一流的开放式耳机
- Synology CC400W 开箱评测:支援 AI 监控的无线摄影机
- 「乐高 FORMULA 1 飙速拼战」活动在台北统一时代百货登场!1:1 乐高 F1 宾士赛车模型盛大展出
- 优先抢票!买三星 Galaxy S25 申请就可保留 BabyMonster 演唱会购票序号
- 「2025高雄智慧城市展」AI赋能城市 积极打造AI City
- 2025 智慧城市展「AI驱动创新,重塑百工百业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