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吸血鬼:诺斯费拉图》:乍看是非得吸乾你的血才肯罢休的吸血鬼,实则是失去理智的疯狂前任

《吸血鬼:诺斯费拉图》可以是近期最为成功的恐怖片之一,在美国创下了十分优秀的票房与评价,将再经典不过的恐怖传奇,巧妙赋予新面貌,让电影里的吸血鬼,甚至可以被视为一个纠缠不清的恐怖前任……

Photo / 环球影片

1922年的恐怖片经典《不死殭尸—恐慄交响曲》(Nosferatu),故事与布兰姆.史铎克(Bram Stoker)发表于1897年的小说《德古拉》(Dracula)十分相近,只是更强调角色情感的疯狂面相,因此与《德古拉》相比,《不死殭尸—恐慄交响曲》则更增添了一股病态般的黑色浪漫气息。

而改编自《不死殭尸—恐慄交响曲》的《吸血鬼:诺斯费拉图》(Nosferatu),则更将原版的浪漫感,借由全片的摄影与美术设计等视觉环节加以放大,透过惊人的美学成就,为《吸血鬼:诺斯费拉图》带来令人目眩神迷的特质,至于剧情方面,也透过极为巧妙的改编,让全片被赋予一种古怪的女性主义特质,甚至还让这则经典吸血鬼故事,得以用更现代化的隐喻方式来加以解读。

Photo / 环球影片

基本上,《吸血鬼:诺斯费拉图》针对原版的改动其实不多,大部分都只是添加细节,好让原本的故事逻辑更显清晰。其中最主要的改变,还是在于让女主角于最后三分之一的情节里,在个性上变得积极许多,以更加自觉的态度,主动迎向吸血鬼诺斯费拉图的威胁,以不惜牺牲自我的方式,试图阻止对方带来的种种灾难。

而在这种更加浪漫,针对女主角的主动性也大幅强化的调整之后,使《吸血鬼:诺斯费拉图》也更像是在描述一则恐怖前任纠缠不休的惊悚爱情故事,许多地方的情节,几乎都能妥善套入原本吸血鬼故事的架构当中,让相关发展在明明更奇幻与浪漫的同时,却也在解读方向上显得更为真实,简直就像是我们不时会看到的社会悲剧似的。

Photo / 环球影片

于是,女主角年轻时,由于一时慾望导致的吸血鬼缠身,也就如同年轻女性在不经世事的情况下,被年长男性所拐骗,并在日后成为内心阴影的来源光景。甚至就连吸血鬼刻意以房产买卖作为借口,将主角的未婚夫拐离她的身边,借机再度回到她生活里的经典情节,也在这样的改写下,变得更像是一种利用社会及经济地位来达成自身慾望的现实影射。

至于故事最后,则在忠于《不死殭尸—恐慄交响曲》的安排下,由于女主角个性上的微调,让结局变得更复杂难解,既让人觉得那是一种牺牲行为,同时却又有一种放弃一切,选择顺随情慾的自毁特质,描绘出当人面对能力与权势都远胜自己的对手时,恐怕也只有让对方被自身的慾望反噬,才有机会拼死一搏,甚至让自己也一併自苦痛中彻底解脱的复杂心态。

Photo / 环球影片

于是,《吸血鬼:诺斯费拉图》就算没有真正改动《不死殭尸—恐慄交响曲》的情节,但也确实为看似相同的故事,带来了更具现代感,同时也更加写实的奇妙效果。

只能说,在始终阴魂不散,非得吸乾你最后一滴血才肯罢休的吸血鬼,与完全失去理智的疯狂前任之间,画上如此巧妙的一个等号,也确实称得上是一种再贴切不过的譬喻了,不是吗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