▲ Intel官方提供的规格简表。
入门等级用料超豪华
笔者这次考量非K版的处理器在产品定位上比较适合搭配採用B860、H810晶片组的主机板,因此选用MSI MAG B860M MORTAR WIFI做为测试平台。
虽然在MSI官方的产品定位中,MAG属于入门级产品,但是这张主机板的功能可是相当丰富,除了搭载Thunderbolt 4、5GbE乙太网路、Wi-Fi 7无线网路(频宽达5.8Gbps)等通讯功能,还支援前置面板2组USB 3.2 Gen1与1组USB 3.2 Gen2 Type-C扩充,连免工具拆装的M.2插槽与PCIe插槽卡楯释放钮也都没有缺席,并具备供应显示卡的PCIe额外电源的PCIe 8Pin电源端子,可以说是诚意十足。
需要注意的是,本次使用的Core Ultra 9 285、Core Ultra 5 225处理器为工程样品(ES),测试过程除了手动开启XMP功能,让记忆体自动超频至DDR5-8000之外,其余BIOS / UEFI的设定阶维持预设值。在此主机板的预设状态下,处理器自动超频的设定值为「Intel Default Settings」,并开启显示卡的Resizable BAR功能。
所有成绩除了Handbreak影片转档仅执行1轮之外,其余项目都是进行2轮测试,在确定没有极端值后取平均,游戏效能使用游戏内建的测试模式,而《绝对武力2》为手动操作进行与电脑BOT于Dust 2地图之对战,搭配NVIDIA FrameView记录FPS成绩。
游戏部分在1080p、2K、4K解析度搭配最高画质设定,若有设定範本则套用最高範本,若无则将所有画质相关项目调至最高,关闭VRS或动态解析度等设定,并仅进行开、关光线追蹤功能的调整。
测试平台:处理器:Intel Core Ultra 9 285、Core Ultra 5 225散热器:MSI MEG Coreliquid S360主机板:MSI MAG B860M MORTAR WIFI(UEFI版号:1.A0C)记忆体:G.Skill Trident Z5 Neo 24GBx2 F5-8000J4048F24GX2-TZ5RW(@DDR5-8000)显示卡:NVIDIA GeForce RTX 4090 Founders Edition储存装置:Solidigm P44 Pro 1TB(系统盘)、Solidigm P41 Plus 1TB(游戏盘)电源供应器:MSI MEG Ai1300P PCIE5软件环境:Windows 11专业版23H2(Build 22361.4602),GeForce Game Ready 566.36
▲ 这次测试平台使用MAG B860M MORTAR WIFI主机板。
▲ 从主机板包装右下角可以看到Thunderbolt 4、5GbE乙太网路、Wi-Fi 7无线网路等功能。
▲ MAG B860M MORTAR WIFI的尺寸为Micro ATX,採用12+1+1+1像相数电源搭配大尺寸VRM区散热片,左下方则有备供应显示卡的PCIe额外电源的PCIe 8Pin电源端子,有助于高显示卡的稳定性。
▲ 在图中记忆体插槽下方提供USB 3.2 Gen1与USB 3.2 Gen2 Type-C等前置面板扩充端子,以及显示卡的PCIe插槽卡楯释放钮。
▲ MAG B860M MORTAR WIFI提供3条M.2插槽,图中第1条插槽直通处理器、支援PCIe Gen 5x4汇流排,并搭载免工具拆装的散热片与M.2卡扣。其余2组透过晶片组、支援PCIe Gen 4x4汇流排。
▲ 主机板右下角提供4组SATA端子,2组为转向测试设计,另外2组为向上。
▲ I/O背板部分除了具有7组USB与1组Thunderbolt 4端子之外,也提供HDMI、DisplayPort影音输出端子,更棒的是还有Clear CMOS、Flash BIOS等功能键。
▲ 在测试过程中,选择Intel Default Sittings模式,PL1/2之电力限制分别为65W、182W。
▲ 记忆体部分则透过XMP自动超频至DDR5-8000。
▲ 测试的处理器为Core Ultra 9 285、Core Ultra 5 225之工程样品,可看到型号尾端标示(ES),步进(Stepping)与版本(Reversion)皆为2、B0。
▲ CPU-Z之主机版与记忆体资讯。
▲ 透过GPU-Z查看Core Ultra 9 285、Core Ultra 5 225之内建显示资讯,可以注意渲染器(Shaders)之数量差异。
▲ 透过GPU-Z查看测试平台之显示卡资讯。
(下页还有测试数据分析)
上一页 1 2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