事前準备好实用工具,可以帮助我们理性、但生活化的泡茶。

蓝大诚将日常泡茶视为忙碌生活中切断庞杂事务间的「暂停键」,像运作仪式感,设置泡茶的一方角落,摆好一件件茶具的同时,也安顿好思绪,把心静下来,他如此描述:「泡茶需要专心,我要很专注去想我的水质、水流,应该怎么沖泡。对我而言,当下完全进入泡茶这件事情,有点像冥想。」藉由茶,专注地品味当下,在清澈的茶汤里 ,烦躁心思也得以清明。

他认为,茶席摆设并无特定作法,依据个人喜好即可,即使仅桌面一小角,能为自己创造按下生活暂停键的空间,皆是大自在。不过,在必备茶具之外,他建议準备「磅秤」及「温度计」,磅秤协助计量合适的茶乾克数,温度计则能精确得知水温,对于调整浓淡比例、完整呈现茶风味有其大助益。

清香型球形乌龙茶

茶具準备

紫砂壶:清香型球形乌龙茶其发酵程度低,可选择聚热效果好的朱泥壶或紫砂壶。

匀杯 / 茶海:将泡好的茶倒入其中,再平均分至茶杯里。材质不限。透明玻璃杯能方便看到茶汤颜色。

茶则:置放秤好克数、準备沖泡的茶叶用。

小茶匙:将茶叶拨开并取茶时使用。

茶杯:依据喝茶人数準备茶杯数量。喝高香的乌龙茶,建议使用口径稍小的鸡心杯,喝茶过程能聚集香气。

沖泡示範

STEP 1 选择合适茶壶:使用聚热效果好的紫砂壶。

STEP 2 决定泡茶浓度:泡茶先看人数,再看浓淡喜好、场合需求调整浓度。以标準单次沖泡的茶乾与水的比例为1:50,示範将沖泡3次以上,设定茶乾与水的比例为3:50,水量为150毫升,使用9公克的乌龙茶茶乾。

STEP 3 观察茶叶外观并决定浸泡时间:秤好所需茶乾9公克,置放茶则或小碗。以茶叶外型决定浸泡时间,球形乌龙需要较长时间让叶子完全舒展,以得最佳风味。

STEP 4 烫壶温杯:茶建议使用软水,较少矿物质,能使茶感乾净。乌龙茶为部分发酵茶,相较全发酵的红茶,需要较高水温,先煮到沸腾,浇烫茶壶和匀杯,确保沖泡过程温度不会下降太快。沖泡温度会是合适就口的温度,因此不特别对茶杯进行温杯。

STEP 5 温润泡:将9公克乌龙茶茶乾拨入盖碗内,注入93度热水八九分满,打湿茶叶以提高茶叶温度,揉捏成球形的茶叶在此阶段能明显看到水中有小气泡,呈现毛细孔打开来的风景。约3至5秒即可把水倒掉。

STEP 6 第一沖:建议以水温90~92度,展现高山乌龙独特的花、果香气,若想呈现厚重饱满茶体,建议水温为93~95度。稍拉高注水角度,相较沖红茶需要的柔,沖乌龙茶的注水力道可用力一些,让球状茶叶在壶里翻动以利舒展。浸泡时间一分钟。

接着,沿着匀杯边缘注水出汤,角度不用拉太高,避免茶汤温度降太快,和入茶汤的空气也可能过多而干扰风味。

最后可留意将茶壶内的茶汤倒乾净,让第一沖的茶叶外层不会被剩余茶汤包覆,影响后续的味道的呈现。

STEP 7 第二沖:因茶叶已经全部展开,茶叶肉质尚多,加上热水自然降温,可让注水角度更低,减少撞击茶叶,以提高第二沖的萃取量。浸泡时间三十秒。

视个人口味喜好可沖泡至四到五泡,如沖泡至第三泡,浸泡时间回到一分钟,第四泡以上就增加一倍为两分钟,第五泡为四分钟。

小叶种红茶

茶具準备

瓷器盖碗:红茶为发酵程度高的条索状茶乾,选择烧结温度高且毛细孔极小的瓷器茶具来沖泡为佳。

匀杯 / 茶海:将泡好的茶倒入其中,再平均分至茶杯里。材质不限。透明玻璃杯能方便看到茶汤颜色。

茶则:置放秤好克数、準备沖泡的茶叶用。

小茶匙:将茶叶拨开并取茶时使用。

茶杯:依据喝茶人数準备茶杯数量。发酵程度高的红茶,味道相较其他茶款重,杯款可使用较为圆形稍大口径。示範使用的茶杯为景德镇瓷器,烧结温度达1,200度,而能使入杯的茶保持香气。

沖泡示範

STEP 1 依喝茶人数决定盖碗大小:示範以5小杯、每杯30毫升计,使用150毫升盖碗。

STEP 2 泡茶先看人数,再看浓淡喜好、场合需求调整浓度。以标準单次沖泡的茶乾与水的比例为1:50,示範将沖泡三次以上,设定茶乾与水的比例为3:50,水量为150毫升,使用9公克的红茶茶乾。

STEP 3 观察茶叶外观并决定浸泡时间:秤好所需茶乾9公克,置放茶则或小碗,以茶叶外型决定浸泡时间,红茶属于条索形,茶叶展开时间不需要像球形乌龙这么久。

STEP 4 烫壶温杯:泡茶建议使用软水,较少矿物质,能使茶感乾净。水煮到沸腾,浇烫盖碗,确保沖泡过程温度不会因碗体下降太快。温杯后,让水温慢慢降至摄氏88度左右。沖泡温度会是合适就口的温度,因此不特别对茶杯进行温杯。

STEP 5 第一沖:红茶发酵程度高,建议以水温85-88度来做沖泡。以较柔的水流力道来沖,慢慢地转动注水,避免太大力量翻动、撞击到茶叶。浸泡时间三十秒。

STEP 6 第二沖:因茶叶已经全部张开,茶叶肉质尚多,加上热水自然降温,因此可让注水角度更低,较不易撞击到茶叶,以提高第二沖的萃取量。浸泡时间十五秒。

视个人口味喜好可决定沖泡至第三泡,浸泡时间为三十秒,第四泡以上的浸泡时间就增加一倍为一分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