对什么都没兴趣,这正常吗

每当你打开社群媒体,是不是总会看到,身边朋友们过着「极度充实」的生活?

他们总在学新技能、读新书、参加各种课程,过着精彩丰富的人生。

而你回头看看自己,每天下班就只想和宠物窝在沙发,这种对比让你感觉,自己是不是不太正常。

如果现在的你,也因为「週遭的人太过上进/充实」,让你心里隐约觉得不适,甚至你开始思考:

「别人都在努力充实自己,我是不是太安逸了?」

「我应该像他们一样,去学更多东西、尝试更多事情吗?」

「我每天只想和猫相处,这样的生活是不是有问题啊?」

那这篇文章,就是为了你的困惑而写的。

本文我会和你分享:

1、为什么你总是容易被他人的「上进」所影响?

2、对什么都没兴趣,问题到底出在哪?

3、你该如何找回内心的平静

一起聊聊啰~

看别人很正向,觉得自己有问题

网友T问:

我是一个内向且怕麻烦的人,与同事朋友相处有说有笑也还行,但会刻意与觉得麻烦的人保持距离,跟父母比较多冲突矛盾。

最近在FB上看到朋友很正向的人生分享,好像什么都想学、对什么都有兴趣。虽然觉得有点像直销,但突然觉得自己相较之下,好像对什么都没兴趣。

目前养了几只猫,每天生活也没什么不愉快,工作也都觉得还可以,至少养得了猫出得了国。生活重心大概就是猫。

然而,当我看到别人过得这么正向,好像什么都想尝试都想挑战想学,或者去唸书修什么学分,

突然觉得什么都不想学、下班就只想跟猫窝在沙发看卡通的自己是不是有什么问题。

本来我还觉得自己过得也不糟,但一看到别人那么正向,就突然觉得自己是不是有问题。

请问这样需要做甚么改变吗?

或者有没有建议可以看什么成长书籍,无论是改变或是接受这样的自己?

会被他人影响,是因为缺乏自我价值

先说结论:

如果你想知道,你是不是应该「改变」或是「接受」现在的自己,那么你应该做的就不是:

  • 用比较的方式催眠自己「其实我已经很好了」
  • 用别人的上进来砥砺自己,告诉自己应该改变
  • 以上这两种方法都会让你偏离本心,并且把原本单纯的事情越弄越複杂。

    你真正应该做的,是建立一套「评判自我价值的标準」,这套标準完全发乎你心,不由他人所定义。

    最终你可以用这套标準,来省视自己下一步应该往哪走,做出怎样的决定。

    表面上进vs.真实热情

    我有位朋友小明,他的人生曾有段时间,自身状态也如你一般,生活中没什么不愉快的,工作还可以,交友也还行,生活重心就是上上健身房、打打游戏。

    不过当时小明有几位「热血朋友」,他们的生活可就非常精彩了。

    每天小明都会被他们的动态洗版,一会儿他们又学了什么新兴趣,一会儿从哪些书中领悟了人生至理,有报名进修课程的,有去读EMBA的,好不热闹。

    基于好奇心使然,有次小明非常认真的去请教他们,他们的热情和上进是打哪来的?

    为什么他们总有烧不完的热血,能推动他们一直去学习?

    不问还好,一问之后,小明竟然从不同人身上,得到了相似的答案,他们给小明的回覆都是:

    • 因为要提升竞争力
    • 人生在世,本来就要持续精进自己
    • 人不努力,那活着和鹹鱼有什么两样

    等等这类非常正向励志的答案。

    起初小明听了很有道理,于是勉励自己也要和他们看齐,尽力去「自我提升」,逼自己每週一定要看几本书,要计划的吸收多少知识,上多少课程。

    然而小明的努力很快就碰到瓶颈了,在坚持三个月之后,小明很快对于自我提升感到枯燥乏味,每天回到家小明只想打开电脑,就算是盯着游戏,也比自我提升更舒服。

    又过了一两年,小明发现这些当初很热血的朋友们,他们的提升开始「露馅」了。

    每次小明和他们谈天时,因为想更了解他们的提升状况,所以总会想请教他们在某某专业、某某领域上的看法。

    可是每一次小明得到的回覆都是很浅薄的,不然就是刻意迴避了问题。

    小明也开始隐约怀疑:「会不会这些人的上进都是假装出来的?一切只是他们的自导自演?」

    又过了一两年,在小明持续的观察,并来回验证后,他终于确定了自己的判断。

    是的,这些人几乎没有一个人是「真上进」的,他们其实一点都不热爱学习,也和上进这个词搭不上边。

    这并不是说,他们骗了小明,不是这样的。

    书,他们确实有看;

    课程,他们确实有上;

    为了自我提升而投入的费用,也确实都是真金白银。

    但他们真正在做的其实是「让自己看起来上进」,享受旁人「夸讚他的上进」。

    所以比起精深的学问,他们更擅长的是打卡拍照发文,用社群营造自己努力不懈怠的人设。

    换言之,他们一直来在欺骗的人是他自己,他想骗自己,自己其实很努力、很好学、很上进。

    找回真实的自我价值

    在看破真相后,小明也反思自问,那我真的是一个人生活没有重心,不思进取的人吗?

    仔细想想,小明发现他低估了自己,事情完全不是这样的。

    就以健身为例,小明在数年间从一开始的小白乱练一通,又在健身课中接触到三项、健力、功能性训练、饮食控制。

    因为错误训练受过伤,看过物理治疗,而后久病成良医,现在自己哪里肌肉痠痛,小明都能用合理的方式帮自己放鬆。

    这些都是需要投入大量心力,灌注热情去学习才能办到的事。

    换言之,小明的生活其实是有重心的,并且这份重心不是凭空而生,而是有其深刻的目的与意义。

    有没有生活重心,你自己说了算

    我想有朋友看到这可能会纳闷:

    「P大你说得我都懂,可是小明的故事,和网友T的提问有何关联呢?」

    当然有的,我想为你点出的关联便是:

    「一个人有没有自己的生活重心,应该由自己去判断,而不由他人来告诉你。」

    网友T的心境正如从前的小明,正在被他人「看起来很充实」的生活方式所影响,因此开始怀疑自己的选择。

    然而这种影响也是十分荒谬的,就以小明为例,小明朋友们的「上进」,并不是真的上进,更多是为了表演和吸引别人注意自己。

    然而真正专注于生活的小明,却被朋友们给影响了,这岂不是本末倒置了吗?

    为什么人会觉得自己缺乏重心

    基于以上分析,我认为目前你碰到的核心问题是:

    【你缺乏一套判断自我价值的标準(系统),所以你的心很容易被他人扰动】

    以下让我逐点说明:

    1. 对什么都没兴趣

    首先说说你提到的「对什么都没兴趣」,人会对週遭的事物不感兴趣,可以分为两种类型:

    A. 你非常专注于自己的生活,所以你不想耗费多余的心力在其他事物上

    B. 你并不专注于自己的生活,你的生活存在大量的打发时间、虚耗度日的时光

    如果你是A类,那按照你提到的「养猫」,你应该对「养猫」有一番自己的心得。

    请注意,这里有一个误区,很多人会以为,对养猫有兴趣,就要成为「养猫专家」,这是两回事。

    专注于养猫,是指你很珍惜,很享受和猫相处的每一刻,而根据你的天赋、喜好不同,你可能会成为「擅长拍猫咪的摄影师」、「擅长给猫咪做鲜食的厨师」,或是「猫咪行为大师」、「猫界知名Yter」。

    但如果你是B类,你就不会在养猫一事有所感悟,那就真的只是想打发光阴而已。

    2. 生活重心

    如果你是A类,那你是很难受到其他人煽动和影响的。

    人心是这样的,当我们看到别人过得岁月静好,享受荣华富贵,一般人总会心生羡慕,心神嚮往。

    然而很少人敢去面对真实自己,多数人发现自己心生羡慕时,会再欺瞒自己说:

    「人比人,气死人。」

    「其实我现在过得也挺好的,干嘛去和别人比。」

    「人生就是这样嘛,比上不足,比下有余。」

    可是这些想法其实都是有问题的,因为你对于「价值的评判」仍来自于比较,而不来自于自己的发心。

    在此引用我自己于《男人的爱情研究室》写过的内容:

    『我以为真正的自信是,你知道自己是谁,想成为怎样的人,想过怎样的生活,所以你对自己「拥有的一切」有高度的认同。

    举例来说吧,一个有自信的人是这样思考的,若你是个公务员,当你看到朋友们创业赚了大把银子,你不会羡慕也不会哀怨,你会笑着说「这样挺好,他过上他要的生活」。

    然而若你创业成功,事业有成,当你看到朋友们考上公务员可以有闲情逸致,过上温馨的家庭生活,你也不会流露轻蔑,相反的你会说「看到大家都过得很幸福,真好」。

    在自信者的眼中,财富有多寡,能力有强弱,但身为一个人的价值并没有高低。』

    我在其中提到的自信,就是一个人具备了「判断自我价值的标準(系统)」后,自然会伴随而生的心境。

    然而你目前的状况却是:你不知道自己过得够不够好,你若想知道,就得拿他人的境遇来和你作对比。

    如此一来,你比赢了就会感到心情舒畅,比输了心情郁闷,你的心会不断在这两种状态内来回飘荡。

    3. 怎么知道自己是不是有问题

    承以上2点,我认为你现在最需要的,不是让任何人来告诉你: ‧我的生活是好是坏 ‧我有没有问题 ‧我该不该更加正向

    因为目前的你,尚未建立起自己对「自我价值的判定基準」,而只要标準一天没有确立,那你的人生就谈不上去「解决问题」。

    以旅行为例,旅行可以是「慢步调的深度旅游」,也可以「快节奏的购物行程」。

    所以当你的目的是僻静的深度旅游,旅行社却安排了「喧闹的热门观光景点」,那我们就可以说,这趟旅程的安排是有问题的。

    反之,若你的目的是购物行程,旅行社却安排了「好山好水」给你,这样的安排同样也需要调整。

    那如果把人生看成旅游,你的目的是什么呢?

    目的没确定,那任何人给你的建议,都只会让你更加杂乱,更加矛盾。

    即使给建议的人是一片好心,他们的立场也可能是极端的,你又怎么可能去消化呢?

    不必急着改变自己

    现在的你不必急着去「改变自己」。

    你真正该做的只有一件事,想办法去: 《建构一套能判断(衡量)自我价值的标準(系统)》

    这套标準是由心而发,只属于你,当它越完整,你就活得越通透和自在。

    而如果届时你打算改变,你的改变也将完全忠于自己,你会坚定地朝着自己的目标前进,他人怎样敲边鼓,他人过得是好是坏都无法动摇你。

    P.S.想建立一套自我价值的判断标準,你需要的是:

    ❶ 深度的自我觉察

    ❷ 驾驭情绪的能力

    如果你缺乏的是以上两者,以至于没有开始的头绪,也你欢迎参加我开设的【🚩自信力课程】。

    我将手把手带领你,创造专属你的内在价值系统,培养出不受外境影响的坚实自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