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pple AirPods 4 分为一般款及主动式降噪款两种,两款价差为 1,500 元,但主动式降噪款带来 AirPods Pro 系列才有的主动式降噪、适应性音讯、通透模式,以及 USB-C 充电盒内建扬声器可支援寻找功能,还可透过 Apple Watch 和 Qi 认证无线充电器进行无线充电。如果要在 AirPods 4 一般款及主动式降噪款选择,以功能及聆听体来说,建议优先考虑主动式降噪款。

充电盒更迷你,耳机佩戴更舒适

AirPods 4 的外型设计与结构,与 2022 年推出的 AirPod 3 相比又有些变化,其中充电盒尺寸体积缩减约 10%,尺寸也减轻约 3 克,且取消原本在充电盒后方的蓝牙配对按键,改为在充电盒前方 LED 指示灯下的隐藏式感测器,只要轻点两下就能完成配对连线。

▲ AirPods 4 的充电盒尺寸与 AirPod 3 一样,设计较为方正,但体积缩减约 10%。

▲ 启动配对时,点两下充电盒正面接近 LED 指示灯的区域,重複三次按两下的动作以重设装置。

另外,充电盒是採用 USB-C 埠,并与其 AirPods Pro 2 一样内建扬声器,因此除了有线充电外,也支援 Apple Watch 充电器或 Qi 认证充电器两种无线充电方式,透过内建扬声器则可搭配「寻找」功能来进行声音定位。

所以虽说在产品的定位上,AirPods 4 是 AirPod 3 的下一代,但充电盒的外型及功能设计,更像 AirPods Pro 2 的缩小版一样,同样也具备 IP54 等级的防尘与抗汗抗水功能,重量甚至轻了约 16 克。这也是 AirPods 4 主动式降噪款值得推荐的原因之一。

▲ AirPods 4 的充电盒是採用 USB-C 埠,并与其 AirPods Pro 2 一样内建扬声器,可搭配「寻找」功能来进行声音定位。

▲ 支援 Apple Watch 充电器或 Qi 认证充电器两种无线充电方式。

▲ 把 AirPods 4(右)、AirPods 3(中)、AirPods Pro 2(左)放在一起,就能看出充电盒外型上的大小差异。

AirPods 4 的耳机与 AirPods 3 一样,採用无耳塞的开放式设计,乍看虽然相似,但仔细比较可知 AirPods 4 腔体较小,长时间佩戴下,会较 AirPods 3 更加舒适,也更贴合耳朵。另外,内侧的皮肤感测器与声学筛网包覆的嵌入麦克风位置,也有与 AirPods 3 的不同。至于耳机柄上也搭载全新力度感测器,透过轻触按压可接听电话、播放音乐、呼叫 Siri 等,不过无法像 AirPods Pro 2 一样用来调整音乐大小。

▲ AirPods 4(右)的耳机与 AirPods 3(左)一样,採用无耳塞的开放式设计,内侧的皮肤感测器与声学筛网包覆的嵌入麦克风位置也有调整。

▲ 虽然 AirPods 4(右)的充电盒及耳机,是採用 AirPods 3(左)相同的结构及无耳塞的开放式设计,但充电盒尺寸更小,耳机也略小一些。

H2 晶片带来音提提升、主动式降噪

从升级的角度来看,AirPods 4 升级 H2 晶片也是一大特点,带来了音质的提升与主动式降噪效果、还有适应性通透模式、续航力表现更好…等,这些都是 H2 晶片加演算法带来的优势。

当中,主动式降噪功能在开放式耳机上较为难得,尤其 AirPods 4 缺少了耳塞额外提供的被动降噪效果下,以 H2 晶片演算法及採用 AirPods Pro 2 相同的超低噪音麦克风,以减少甚至是隔绝低频环境噪音,如引擎声及空调声类,来达到降噪的效果。

▲ 虽然 AirPods 4 是採用开放式耳机设计,但透过 H2 晶片演算法及採用与 AirPods Pro 2 相同的超低噪音麦克风,来达到主动式降噪效果。

在实际佩戴的感受中,对于旁人的聊天声音、办公室的机械键盘声、马路上的汽车引擎声、高铁上的轰鸣声等,隔绝效果都算不错,个人主观认为,若 AirPods Pro 2 降噪效果有 100 分,那 AirPods 4 就有 80 分。不过,在佩戴有耳塞的 AirPods Pro 2 时,负压感会较为明显,通常持续佩戴到约 2 小时就得拿下来休息,但 AirPods 4 的负压感没有这么明显,可以配载带更长的时间。

▲ 虽然 AirPods 4 的降噪效果还是没有 AirPods Pro 2 来得好,毕竟也少了耳塞额外提供的物理性降噪效果,但整体来说,已经相当不错,主观认为已具 AirPods Pro 2 八成的降噪表现。

▲ AirPod Pro 2(左)与 AirPods 4(右)都具备降噪功能, 但 AirPods 4 还是缺少了耳塞额外提供的被动降噪效果。

由于 AirPods 4 搭载全新的长冲程 Apple 驱动单体,以及特制的高动态範围放大器,再结合 Apple H2 晶片,相较于 AirPods 3 会觉得低音更明显,人声也较清楚,让整体听起来更加灵动感,且切换至降噪模式也有相同的感受。

另外,透过 H2 晶片的运算下,「语音隔离」功能可以隔离并加强你的声音,并有效消除周围明显的背景噪音,在处于音源複杂的环境,都能让通话内容更清楚。而「适应性音讯」及「通透模式」除了能接收到环境声音外,还会继续侦测噪音并进行降噪,且分析哪些噪音应该在使用者的耳朵中放大,如在马路上可以听到环境音和过往车辆的声音,也会抑制较大的噪音让你不刺耳,但需要注意的喇叭声又会清楚听到。不过,因为是开放性耳机的设计,「适应性音讯」及「通透模式」差异不像 AirPods Pro 2 一样大。

▲ 开启适应性模式、对话感知、空间化立体声头部追蹤功能,在听音乐时可以在享有环绕效果,也能随时掌握耳机外的世界。

续航力最长可达 20 小时

在电续航力部分,AirPods 4 开启降噪具有 4 小时的聆听时间 、关闭则有 5 小时;若搭配电池盒多次充电,开启降噪具有 20 小时的聆听时间、关闭则有最长 30 小时,置入充电盒内 5  分钟,能提供约 1  小时的聆听时间,或约 45  分钟的通话时间。以这样的电力表现,比 AirPods 3 及 AirPods Pro 2 都低一些,毕竟充电盒体积小了一些。而实际由南港出发至台南的高铁上,开启降噪聆听音乐约 2 小时,耳机电力大约就消耗一半。

▲ AirPods 4 在开启降噪下,提供 4 小时的聆听时间,搭配电池盒多次充电可达 20 小时。

总结:1,500 元的价差,推荐选 AirPods 4 主动式降噪款

Apple 在 AirPods 的定价上非常有趣,AirPods 4 主动式降噪款售价 5,990 元,与 AirPods 4 一般款的价差为 1,500 元,而 AirPods 4 主动式降噪款与 AirPods Pro 2 价差也是 1,500 元,完美塑造 AirPods 4 主动式降噪款为中阶机的定位。毕竟对大部分消费者而这,不用最顶级,但要有最核心的功能,以追求高品质的性价比。

前面提到,要在 AirPods 4 一般款及主动式降噪款之间选择,以功能及聆听体来说,建议优先考虑主动式降噪款。那么再与具有主动降噪功能的 AirPods Pro 2 来选择,于考量几乎媲美 AirPods Pro 2 的降噪功能及佩戴舒适度上,建议也可选择 AirPods 4 主动式降噪款。当然,如果本来就不考虑降噪功能,就选择 AirPods 4 一般款。

今年 AirPods 4 主动式降噪款的推出,将降噪的门槛降低一些,同时也提升音质表现,随着圣诞节将至,相信会是款送礼自用两相宜的 Apple 产品,尤其在官网订购,还可以免费加上镌刻,打造个人风格之外,也可以留下特别的记念。

 

延伸阅读:AirPods 3 开箱:超乎预期的惊喜,有感升级的音效与续航力
延伸阅读:AirPods Pro 2 开箱评测:评价功能强化核心,设定音质操作、降噪适应性通透模式
延伸阅读:Apple AirPods 4 开始预购、售价 4,490 元起,一般款及主动式降噪款差在哪?
延伸阅读:Apple AirPods Max 开箱评测,质感满分、H1晶片加上9个麦克风完美降噪