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龄95岁的艺术传奇草间弥生,将童年幻象中的点点无限延伸,变成了改变世界的创作符号。今年,粉丝们终于迎来睽违九年的大展—「草间弥生的『轨迹』与『奇迹』」,展览于12/21至5/4在北师美术馆登场,带大家走进这个当代经典的色彩宇宙。不过,关于她的圆点、关于她的南瓜、关于她的无限,你知道这些元素的灵感以及由来吗?

从波点女孩到波点女王




.elementor-73009 .elementor-element.elementor-element-3e3a996{transition:background 0.3s, border 0.3s, border-radius 0.3s, box-shadow 0.3s;}.elementor-73009 .elementor-element.elementor-element-3e3a996 > .elementor-background-overlay{transition:background 0.3s, border-radius 0.3s, opacity 0.3s;}.elementor-73009 .elementor-element.elementor-element-4fd3778 > .elementor-element-populated{transition:background 0.3s, border 0.3s, border-radius 0.3s, box-shadow 0.3s;}.elementor-73009 .elementor-element.elementor-element-4fd3778 > .elementor-element-populated > .elementor-background-overlay{transition:background 0.3s, border-radius 0.3s, opacity 0.3s;}




(右:草间十岁时画的母亲肖像)

草间弥生的圆点灵感来自她的童年幻象。她回忆:「红花桌布的图案延伸到天花板、墙壁,甚至覆盖全身,灵魂彷彿在永恆时空中旋转」,并将这些无限延伸的元素命名为「无尽的网」,以不断重复的圆点邀请观者进入她那超越现实的精神旅程。据说,现存最早的草间作品是她十岁时画的母亲肖像,画中的母亲双目紧闭,被圆点覆盖,似乎是她艺术风格最初的雏形!

会说话的南瓜

「小学时在外公的採种场,第一次看到和人头一样大的南瓜,竟然开始跟我说话!」草间弥生对南瓜的迷恋同样源于童年的幻境,也是她历久弥新的创作标誌。早在学生时代,她便反覆描绘南瓜,来打发枯燥的上课时间,追寻内心的平静。她认为南瓜朴实无华,却有强大的精神安定感与灵性,「我爱南瓜,自童年起,它便是我的精神居所」。

创作是灵感也是解药

由此可知,草间弥生的创作灵感源自她童年时对视觉和听觉的「幻象」经历。其中无限延伸的幻觉曾让她饱受困扰,眼前漂浮的无尽圆点更令她深感恐惧。于是她拿起画笔,描绘在她脑海里的那些幻影,透过绘制密密麻麻的圆点,试图消融自身的不安,无形中也开始创作。草间弥生曾说:「如果我不创作,就会疯掉。」中年后,她自愿住进精神病院,继续将艺术当作对抗心灵风暴的利器。

跨界合作没有界限

草间弥生的创意不仅限于画布,她那鲜明风格也在时尚界留下深刻印记。1960年代她曾创立自己的时尚品牌「草间时装有限公司」,以圆点设计的服装和配件惊艳四座。2012年,与时任创意总监Marc Jacobs携手推出Louis Vuitton联名系列,从包包到成衣,无不融入草间标誌性的波点美学,成为全球抢购的珍品,还在2013年与兰蔻合作推出联名唇蜜。这些跨界合作如同她的圆点,无边无际,魅力无穷!

(草间时装有限公司)

值得一提的是,草间弥生与Louis Vuitton于2022年再度合作,除了将草间弥生的圆点魅力推向全球,品牌还在全球各大城市以多种方式(3D投影、巨大人像等)重现草间弥生本人,造成一股超疯狂的草间风暴!

草间就是草间,没有框架!

草间弥生的作品跨越流派,她既被视为抽象表现派,又被归为普普艺术,甚至还因重复性的创作风格,被认为接近「原生艺术」(Art Brut)。然而草间弥生从未将自己归类为任何一种艺术流派,反之,她选择自由穿梭其中,称自己的风格为「草间艺术」(Kusama art)。在她看来,艺术就是超越一切标籤,用无限的创意探索世界。

 

Photo credit: IG@yayoikusama_北师美术馆、网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