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测验:以下聊天有何问题
有次我和老婆在咖啡厅小憩,听到一对情侣在聊天,他们聊天的内容很「机械」,生硬程度之高引起了我们的兴趣。
A说:「欸我跟你说,我们公司最近来了一个新人。」
B简短回应:「恩?」
A说:「他第一天来就超帅的,直接呛爆我们的小组长。」
B说:「真的喔。」
A说:「更扯的是,他六点一到就真的打卡下班了,完全不管大家都还在加班。」
B说:「…。」
到此我想请问你 3 个问题:
如果看完问题后你完全没有头绪,那这篇文章就是为你而写的,我会从这个简单的对话,并结合学员案例为你剖析:
- 当你和别人聊天总得到冷回应,如何知道自己的问题?
- 如何确实提高别人对你的「回应率」
一起聊聊啰~
总是得到冷回应,是自己不够有趣吗
学员E问我关于情感上的问题,他说:
「老师你好,我想请问,为什么我的另一半,都不会想和我分享日常呢?
我觉得自己已经为他做了所有能做的,包含陪伴他、理解他、关心他。
但只要我不问主动他生活上的事,他就不会想和我分享,但他却可以和他的朋友们聊他心里的事。
我自己反思,是不是因为我不够有趣?再来这件事是可以从沟通上改善的吗?」
销售员可以不聊产品吗
如你所知,我在成为自信教练前,曾经从事了多年的销售工作,也曾在公司担任培训的要职。
当时在公司有一个有趣的制度,身为资深前辈,我每週必须至少和两位业务一起跑客户,实际了解他们和客户的对谈,并整理出问题回报给老闆。
那几年的经验让我发现,几乎所有业绩不好的业务,几乎都有一个共同的问题——他们喜欢聊和客户无关的事,磨光客户的耐心。
我知道你肯定有些困惑,业务员拜访客户,结果还聊和客户无关的事情?
正常人都不会犯这种低级失误吧?
销售不就是聊公司、谈产品、聊功能、定交期?
嘿,这就是我认为「沟通」的玄妙之处了,以下让我用对话把真相呈现给你。
口才绝妙但业绩平平的业务
有次我和一位新进业务出门拜访客户,此业务虽名为新进,其实年纪比我还大上几岁,他在职场打滚多年,但始终不得要领,业绩总是平平,因此接连换了好几份业务工作
该次拜访一到客户公司,刚坐下业务就开口了:
「你好,我是OO公司的业务,这是我们公司的产品,具有功能XX,特色是可以…。」
我猜你会以为,他一定讲得口齿不清、逻辑错乱、漏东漏西对吗?
不!完全不是这样,相反的,他说得好极了。
他的口才便捷,从咬字、谈吐、流畅度,到产品的每一个细节,他的说明都很透彻,几乎是无懈可击一次介绍。
但待他介绍了3分钟后,客户只悠悠的回了一句:「那这对我们公司有什么好处?」
业务愣了一会,随即又背诵起公司的制式话术:「好处当然有啊,你们会得到OOO还有XXX,另外…。」
在他一边说的同时,客户手上的笔转得越快,我知道那是客户不耐烦的徵兆,只要客户抓到能打断他的空隙,那这场对谈就会结束,成交的大门将被阖起。
于是我率先打断了谈话,我问客户:「先前您在电话中有提到,你们有看过另一间公司的产品但后来没有下定,其实该公司产品在我们业界也算是很优秀的,想请问你们是哪边觉得不满意呢?」
我的提问引起了客人的兴趣,原本几已陷入昏睡的眼神,又再次恢复了神采,从这一刻开始,对话有了转折。
当天会议的最后,客户向我们要了报价,并敲定了下次拜访的时间。
销售的关键:你说的和对方有什么「关係」
回程的路上我和业务说:「这个客户只要你好好跟进,成交机率至少在 7 成以上。」
业务不解问我:「学长我搞不太懂,为什么换你和客户聊天,客户就愿意听了,难道真的是因为你长得比较帅?」
我笑回他:「你要是刚刚有这种幽默感就好了,这不是重点,重点是,刚刚你开头说的那些东西,和客户没有关係,那客户自然不想听。」
业务再问:「我不太明白,我说的功能、价格、交期、产品特性,应该都是他需要知道的,为什么会和他没关係呢?」
我:「你以为的关係,指的是【形式】上的关係,但和他【个人】无关,所以他听不下去。」
业务:「这两个差别在哪里呢?」
我:「假设你说你很饿,我直接买了一个白馒头给你,你觉得我解决了你的问题吗?」
业务:「应该有,我可以吃饱。」
我:「那如果你现在正进行热量管理,同时也在重训,你一天需要吃 2 倍体重的蛋白质,我解决了你的问题吗?」
业务:「那就没有了,馒头都是碳水,我是吃饱了,但营养不够。」
我:「这就对了,这就是我的意思,所以我若知道你正在重训,我是不是给你一块鸡胸肉,比给你馒头更能帮助你?」
业务:「是。」
我:「一样的道理,刚刚你的介绍很好很流畅,但你说的东西和客户无关,所以客户听不下去。」
有关係,沟通才有意义
看到这我想请你记住一个关键—【你说的每一句话,都要和对方有关】,这是沟通的重点,当你不懂此道理,你和任何人聊天,都会遭遇到冷回应。
接着我向他解释道,甚么叫做形式,什么叫做个人。
以上述的客户为例,当你报出价钱,不管价钱多优惠、多便宜,当客户「当下的专注力」不在价格,那你的报价就是无意义的。
一般的业务的思维是:价格和客户有关係,所以我要用价格来劝诱客户。
这种思维的问题在于,你只讲你想讲的,而不是客户想听的。
不说太艰难的情境,就说「吃午餐」这件小事吧~
你是否有遇过,中午同事约你吃午餐,不论他大力推荐的拉麵店有多好吃、多便宜、用料多实在,你不想去就是不想去?
你在想什么?
我猜你正在想的是,中午时间很宝贵,我想要赶快吃完饭,好好在位子上小睡片刻,所以吃饭越简单越好、越快越好。
也因此,只要同事邀约你吃的午餐,和你【没有关係】,他的邀约就不可能成功。
我和业务说:「当下我正是察觉到,客户一定正专注在某件「特殊」的事情,所以对话必须往他在意的方向延伸,那我们和他的对话才得以开启。」
(后来第二次拜访我没跟,也确实如我所料成交了)
如何正确的分享日常
以上道理你能明白,让我们再说回开头A和B的对话,你就知道问题在哪了。
A说:「欸我跟你说,我们公司最近来了一个新人。」
他这句话一出口,B的脑袋就开始产生困惑了,因为他不明白:
- 为什么你要特别和我说这个?
- 这件事和我有甚么关係?
我知道富有同理心的朋友们会说:
「可是伴侣之间不就是要互相倾听,就算只是听抱怨听八卦,也是伴侣应尽的责任吧?」
是,你说得一点都没错!身为伴侣,你本就该「好好理解另一半」。
但我也想请你换位思考,如果每次你和另一半聊天,你聊的话题都是:
- 和他无关
- 他不知道为什么要听
- 他知道了也没有任何意义
那是不是每一次他和你聊天,你都在消磨他的「理解能量」呢?
相反的,如果今天你能换一个说法,你先告诉伴侣,为什么你打算和他分享这件事,那对方的能量就不会被你给消耗。
甚至他还会兴起更高昂的兴致、好奇,主动想更深入的参与此话题。
例如A可以说:「欸我跟你说,我们公司最近来了一个新人,他的行径超夸张的,但我觉得可以给你当参考,用他的方法治治你的主管,这样你就不会老是要揹黑锅,还要帮同事擦屁股。」
此时B的回覆,就绝对不会只有「恩」这样的「低兴趣回应」了,他必然会说:
「真的假的?这么有效嘛,说来听听。」
引发兴趣的关键:把你和他串在一起
人性是这样的,虽然站在「同理他人」的角度,我们都愿意尝试去理解、关心别人发生什么事,但人最关心的,永远是自己。
所以当你想让对方「专心听你说话」,你就要把【正在说的事】和【他关注的事】给串在一起。
当你能在沟通中把这件事做得自然,那别人自然也会有兴趣和你分享「他的日常」。
为了帮助学员E,我问他:「当你和另一半分享事情的时候,你通常怎么开始的?」
E 说:「我会说『欸我跟你说,今天公司发生一件事…』、『你知道吗,我今天看到…』类似这样子。」
我问:「那当他听到这些开场时,通常会有什么反应?」
E:「大部分时候就『嗯』一声,或是『喔,这样喔』,其实老师你刚刚说的那对AB情侣差不多。」
我说:「那你有没有想过,当你开始分享自己的日常,你的另一半知道,他为什么要听这些事吗?这些分享对他来说有什么意义?」
E错愕:「我以为情侣之间分享生活是很自然的事…」
我说:「是,但你不希望用『责任』的名义去要求他,对吧?你希望他是发自真心,自然想做的,对吗?」
E点头称是,我说:「所以你得想办法,让你分享的事情和他【有关係】。」
感觉到被重视,对方自然会主动开话题
学员E花了点时间消化我的建议,之后他又提问:
「我了解了,可是最后我还有一点不明白,就算我能让他对『我现在分享的内容』感到好奇,但这样看来我还是得主动开头,甚么时候他会主动开话题呢?」
我说:「这是个很好的问题。但我若直接告诉你答案,你就失去了体验的乐趣,你先照着我教你方法试试看,再和我说说伴侣的改变吧。」
E尝试了几週后,他回来告诉我:「老师这真是太神奇了!我试着把每次想分享的事情,都先和他的经验连结起来。结果不只他变得很愿意听我说,昨天他居然主动和我分享他的事!」
「为什么会这样?」E好奇地问。
我解释:「因为你的改变触发了一个正向循环:
首先,当你开始把自己分享的内容与他连结,他就感受到了 2 件重要的事:
其次,他产生了 3 个心理变化:
当一个人感受到被重视,自然就会想要回应这份重视。他收受了你的情感,也想回馈情感予你,这就是沟通的本质。
更重要的是,他开始把你视为一个「会理解自己的人」,这让他在遇到想分享的事时,自然而然就会想到你。」
你说的每一句话,都要和对方有关係
为什么你和别人聊天,明明你很热络,也很努力分享揭露自己了,却总是得到冷回应?
其实,你不是不够努力,也不是你的生活不够有趣。
我认为真正的问题是,你不知道怎么表达,才能让【你说的每一句话,都和对方有关係】。
你以为多说就能拉近距离,但你却没发现说得越多,你反而离对方越远。
沟通是双向的,意思是,你和对方必须要【连结】在一起,而创造连结的方式绝不是硬塞资讯。
你必须:
- 了解对方在意什么
- 找到你们之间的共同点
- 让分享变得有意义
那对方也才会:
- 主动想理解你
- 专心聆听你的分享
- 把你放在他心里更重要的位置
【P.S.】如果你是不善创造连结,以至于常陷入自说自话的窘境,或是不知如何引发对方兴趣的人,也欢迎你参加我开设的《🚩沟通力课程》,在八週的时间内,我会教你:
欢迎想更精进的朋友们一起。